我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院”,思政课作为“第一课”来建设。我校马院于2016年成立,作为教育部示范马院和山东省示范马院立项建设单位,以建设全国高职一流马院为目标,在党建成效、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创新。
一、党建领航聚力,筑牢育人主渠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提升思政引领力的重要抓手。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五聚焦五强化推动党建业务“深融合 共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聚焦党建业务“深融合 共提升”,强化工作思路创新、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聚焦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强化理论学习创新、聚焦思政育人水平提升,强化课程建设创新、聚焦赋能学院发展提升,强化品牌建设创新)构建了“三融合 三结合 三提升”工作模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建强教师队伍,夯实基础保障,着力打造“特别能战斗、特别有激情、特别能创新、特别重实践”的“思想正能量”基层战斗堡垒,马院党总支入选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二、凸显“职教特色”,创新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们立足职业院校学生内在需求,将职教特色与思政育人结合,“根据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科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学校积极引导思政课教师主动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形成工作机制,思政课程的职教特色和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均显著增强。我校被评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线上自学与课堂讨论结合、课内专题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结合、思政素养与专业素养结合、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四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职教特色的思政课改革新范式。
三、搭建平台梯队,助力教师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整合优秀教师共建资源平台,提升骨干教师教学能力,近五年来整合省内35所本专科院校的53位老师建设了两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实施“校级-省级-国家级”名师逐级打造,夯实名师工程平台,助力教师成长,获评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3个,国家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获得教育部教学展示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通过构建萌新磨课打基础、骨干精研促成长、名师带队出成果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助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四、服务社会,为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增值赋能
学院作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思政课”分教指委秘书处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副秘书长单位、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会长和秘书长单位,担当作为、创新打造了以“萌新磨课会”为代表的优质思政课青年师资成长平台,以“课程思政研课会”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教研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磨课赛课、教师培训等系列活动。截至2025年,共开展25场“萌新磨课会”,2024年推广至全国,举办了5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萌新磨课、骨干练兵”活动。通过磨课赛课,加强同学同研,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按专业课程大类举办了24场课程思政研课会,通过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研磨课程思政设计、研讨课程思政困惑,促进了山东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两大创新品牌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影响力广泛,在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产生了示范引领作用。